新闻动态

肝上脂毒不用慌!三把「钥匙」打开脂肪肝外治之门

当B超单上出现“脂肪肝”三个字,多少人焦虑难眠?

莫急!清代外治宗师吴尚先在《理瀹骈文》中早已指明:“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,膏药贴之,其效捷于汤剂。”

今天教你三招千年外治绝学,不伤脾胃,直捣病所,助肝“洗脂排浊”!

图片

第一把钥匙:透皮消脂贴——药物“点穴”斩脂根

古法溯源:改良自《理瀹骈文》“敷贴消癥方”

核心配方:姜黄粉5g + 莪术粉5g + 米醋调糊

作用靶点:右胁肋区(乳头直下肋弓处,即肝脏体表投影区)

破解脂毒的三重密码:

1、姜黄破脂:姜黄素穿透皮肤直达肝细胞,激活AMPK酶(脂肪代谢开关),加速脂肪酸氧化

图片

2、莪术削瘀:其挥发油成分莪术醇抑制肝脏星状细胞活化,阻断脂肪纤维化进程

3、醋导引经:米醋酸性载体打开毛囊通道,促药力深透

操作精要:

① 每晚亥时(21-23点)敷贴,此时三焦经旺助药物输布② 保鲜膜覆盖后温毛巾外敷,持续40分钟③ 连续28天为一疗程(经期暂停)

现代验证: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显示,姜黄莪术贴敷组肝脏CT值提升32%(提示脂肪浸润减轻)

图片

第二把钥匙:胆经刮痧法——引肝胆火毒从腿出

经脉依据:《灵枢·经脉》载“胆主决断,疏泄中精”

黄金路线:风市穴(垂手贴裤缝中指尖处)→ 阳陵泉(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)

刮痧四步除脂术:

1、板压风市:角刮法深压风市穴,激发胆经经气(痧象紫红提示肝胆郁热)

2、分段疏泄:沿胆经分段刮拭,每段刮15次(力度如梳头,忌蛮力)

3、重点攻阳陵泉:旋转揉刮阳陵泉3分钟,此处为筋之会穴,可疏解肝胆痉挛

4、膝下排毒:从阳陵泉刮向悬钟穴,引火下行

退脂机理:刮拭胆经相当于激活“胆汁分泌开关”,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,使肝内脂质从肠道排泄。临床观察显示,每周2次刮痧,3周后口苦胁胀缓解率达89%。

图片

第三把钥匙:耳穴豆阵——身体自带的降脂“遥控器”

全息原理:《黄帝内经》载“耳者宗脉之所聚”

黄金三角穴:

● 肝穴(耳甲艇后下部)—— 指挥肝脏代谢● 脾穴(耳甲腔外上方)—— 切断痰湿来源● 内分泌穴(屏间切迹内)—— 调节脂代谢激素

精准定位图:将耳朵看作倒置胎儿:

✅ 肝穴:耳轮脚消失处向后平划,与对耳轮交界凹陷✅ 脾穴:耳甲腔正中向外上0.3cm骨嵴处✅ 内分泌:耳屏切迹内,屏间结节下方

增效操作法:

① 王不留行籽贴压,餐前按压5分钟(刺激胰岛素分泌)② 配合“呼吸按压法”:吸气贴紧,呼气轻揉,每日3轮③ 夜间保留贴豆,次晨更换(持续刺激足少阳经气)

图片

三法联用增效口诀

晨起刮痧(胆经) → 午间压耳(餐前刺激脾穴) → 夜敷肝区(亥时姜黄贴)

▶ 三重作用时间窗契合人体代谢节律

外治禁忌红黑榜

🚫 禁用人群:

皮肤溃烂或肝区灼痛者(湿热毒盛期)

血小板<80×10⁹/L者(刮痧禁忌)

妊娠期妇女(耳穴禁刺激内分泌穴)

⚠️ 注意事项:

敷贴后泛红瘙痒需停用(提示醋过敏)

刮痧后饮300ml温麦冬水(防伤津)

耳穴按压不宜超5分钟/次(防耳软骨炎)

图片

    某省中医院门诊实录:

国医大师邓铁涛曾比喻:“治脂肪肝如疏河道,外治是挖掘机,内治是清淤船。”

清代名医徐灵胎更在《医学源流论》中强调:“膏药贴之,闭塞其气,使药性从毛孔而入,通经贯络,较之服药尤捷。”

坚持外治三月期:第1月:刮痧见紫痧→肝胆瘀滞外泄第2月:耳穴压痛减→代谢功能增强第3月:胁肋轻松如卸甲→超声提示脂波衰减

(操作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,中重度脂肪肝须配合中药内调)

三把钥匙已交予你手,开启肝净之门!明日之肝,必谢今日坚持之功。

图片

御宗医,浙江壹谷健康集团旗下中医馆医养连锁品牌,总部坐落于美丽的杭州,致力于为用户打造“医、养、康、研、教”五位一体的中医药产业生态综合平台。

图片

注:以上内容仅做健康分享,如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问诊。

图片来源:AI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pg电子亲爱的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